年代ARCHIVE:2010-2020 . 2000-2010 . 1990-2000 . 1980-1990 . 1970-1980 . 1960-1970 . 1950-1960 . 1950之前

原「畵」志

发布时间: 2014-04-03 15:31:29  点击次数: 726次  分享到:

策展人:鲁明军
Curator:Lu MingJun
开幕时间:2012-05-13 00:00:00
Curtain time:2012-05-13 00:00:00
展览时间:2012-06-12 00:00:00
Exhibition time:2012-06-12 00:00:00
参展艺术家:唐克 肖克刚 郑德龙 李胤

2012513日,由K空间主办,独立策展人、批评家鲁明军策划的在该艺术空间举行。展览时间由2012513日持续至2012612日。

应邀参展的唐可、肖克刚、郑德龙、李胤四位画家虽然都来自成都本土,年龄亦相差无几,但无论视觉母题,还是绘画方式,抑或观看逻辑,乃至对于艺术本身的理解,他们之间却迥然有别。然而,四位画者的创作及其内在的体认皆诉诸绘画本身的实验和探触。在这一点上,他们之间不乏同质或共构的一面。这也是展览名称“原‘画’”之意。

晚唐古文学家韩愈曾有“原道”一说。这里的“原”作动词用,意指探讨和推究。依此,所谓“原‘画’”,即对于绘画本身的实验、思考和探掘。自不待言,绘画不是纯粹的形式,也不单是媒介,更不只是某一具体观念,而是一个内涵生活体验和日常认同的不确定的言语结构或视觉系统。在这里,四位画者既分享了一个共同的话语方式,也呈现出不少分歧和差异。不同的感知、体验和对于艺术的理解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画面风格、语言逻辑和视觉生成机制,也体现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观看世界的角度及方式。

根据唐可、肖克刚、郑德龙和李胤四位近期的创作和实验状况,展览相应地下设“日见录”、“失神记”、“意识流”、“少年游”四个单元。虽然形态各异,但内在相关。在唐可这里,绘画不再是悬置于生活之上的一种理念,而是与其融为一体,近乎以“日见录”的方式,在日常点点滴滴的感受中发现被忽略和遮蔽的生活、时间以及绘画的可能。与之不同,肖克刚的近作似乎对常态生活兴趣不大,画面中多是人在经验之外失神的某个瞬间。正是在此,人被置于时间之外而彻底自由。郑德龙的绘画依赖于数码图片的技术性处理,不过,重要的不是对于数码的依赖与处理本身,而是如何处理。恰是在图像底本的处理以及绘画转化的过程中,渗透着一个潜在的没有目的、没有界限的意识流。李胤的绘画是一部成长曲,少年时代与玩伴在成都“银厂沟”嬉水的生活记忆成为他创作的主要动因和推力。朴素的写实笔触,晦暗的画面色调,衬托出冷峻的石块与微漾的溪水之间内在的节奏和张力,显现叙事之疏离、孤寂和荒诞,甚至,还有些微痛感。

与其说四个单元是对各自创作和实验的一种理论概括和定义,不如说重新开启和激活了他们的话语方式和生成状态。某种意义上,作为四个不同的原“画”向度,业已构成了一部“原‘画’志”。


 关于我们 | K.GALLERY大事记 | 合作品牌机构 
ADD:成都市高新区芳沁街87号附3-4号    TEL:028-85125029    MAIL:kgallery001@126.com